汉字有缺陷?诺奖获得者罗素:汉字有“3大缺陷”,他指哪三方面

发布日期:2011-01-01 12:07    点击次数:138

想必90后的同学都被学英语折磨过,我们的母语是汉语,但是要去学习一门外语是十分的困难的,因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母语的学习十分的简单,所以我们就认为汉字容易学,学会发音、学会笔画就可以融合贯通,其实不然,因为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都是汉字所以觉得汉字比英语容易。

说到学习汉字相声里面的说、学、斗、唱、和绕口令让外国的朋友们“欲罢不能”。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是如此优秀的汉字也存在的缺陷。英国诺贝尔奖得主罗素就说过,三字有三大缺陷。

其一就是发音太多,汉字本来就有四个声调,这个都还不算是太难,可能我们小时候写作业的时候,经常就第二声和第三声不分,但是随着学“声调手势”慢慢的就可以知道这四种声调,最难是平舌音和翘舌音,在我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这几个省的发音确实是“不尽人意”,通常的是卷舌音和平舌音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不信的各位请读这句话: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能很好的读好汉字,这个汉字发音确实是很难。

其二首先就是方言太多,实际运用起来困难。汉字容纳了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的精华,所以相同的汉字的在各地的读法也可能不一样,加上各个地方言,本来就读不好汉字,加上方言更稀里糊涂。再者就是这汉字语气词的运用,想学习汉字,不会使用语气词等于白学,在粤语、长沙话和东北话中语气词虽然不同,但是其想表达的意思可能一样的,是不是一样各位评论。

粤语:你系度做咩啊!,长沙话:你要哦噶咯!,东北话:你想咋地!。所以有句话叫做入乡随俗,很多人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会问道:会不会说本地的方言,虽然这种招聘方法存在争议,但是确实说明即使学会了汉字还得学会各种方言才能融会贯通。

其三就是汉字很难与计算机联系起来

其实这不能怪中国的汉字,主要是清朝时期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在清朝执政时期,但是正直国外工业革命时期,全球交流广泛,而清政府闭关锁国,导致被殖民,一个殖民地的语言怎么会有话语权,即使当时虽然说汉语的人很多,但是汉字的传播却不是很广泛,而另外一边随着这个英国“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英文被广泛的传播,各地区的殖民地也被要求使用英文,就这样的英文慢慢的成为全球最广泛的语言。

1946年到1970年,计算机共经历的四代,但是这四代都是由美国人发明了,那计算机里面自然使用的是他们的母语-英文,而且计算机的硬件大部分也是使用英语的国家发明的,到现在为止计算机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编程和硬件任然都是使用英文。想要再把计算机语言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我国现在也在极大努力实现这件事情,

华为的鸿蒙系统已经开始内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纯正的汉化计算机。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比如:比亚迪的新车就首次用了汉字作为按键,其车型也分别用了中国比较出名的朝代来做了外形,分别是比亚迪汉、比亚迪唐。

英语跟汉语,一个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语言,一个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载体,其实并没有优缺点之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

在最近的一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杨洁篪就表明了精通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在双方交流时他完全可以听懂对方的英语,而对方的还需要靠翻译,而且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美国在沟通和翻译上明显处于下风。

汉字罗素声调方言计算机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